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Connor 币安app官方下载 2022-09-27 226 0

【 “ 是故,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德币。七教修而可以守,三至行而可以征。明王之道,其守也,则必折冲千里之外;其征也,还师衽席之上。 ”】

出自《群书治要》卷十《孔子家语》德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strong></p>
<p>德币</strong>。

“七教”,七种道德教化德币。“三至”,三种至高的原则。因此,古代圣明的君王对内修明“七教”,对外实行 “三至”。修明“七教”可以守住国家,推行“三至”就可以征伐不义。

“明王之道,其守也,则必折冲千里之外;其征也,还师衽席之上德币。”“冲”是战车的一种,冲车。“折冲”使敌人的冲车折返,克敌制胜。“还师衽席”就是得胜回朝,安享太平。按照圣明君王的治国之道,守卫自己的国家,并能使敌人的战车折返于千里之外。如果征伐不义之国,也一定能够得胜还朝,安享太平。

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个国家的治理能力都是一场平等的考验德币。在面对“新冠肺炎”入侵的时候,中国的领导人从容应对、现场指挥,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迅速遏制疫情的蔓延,取得了应对疫情的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的胜利,并且积极地提供国际援助,承担了一个世界大国应尽的责任,和世界各国共度难关。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领导人却是自乱阵脚、谎话连篇;民众抗议、示威、游行,甚至暴力对抗,致使疫情不断升级德币。在这时候,美国不仅不能够自我反省,反而还不断地甩锅、抹黑、指责、制裁别的国家,不断地“退群”、推卸责任。如今再加上美国换届选举中,民主选举所引发的对立,使美国社会更是处于混乱之中。昔日的世界强国,它的风采好像也一去不复返了。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读《群书治要》就能找到答案。

《群书治要·文子》中说:“乱国之主,务于广地,而不务于仁义;务于高位,而不务于道德,是舍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德币。” 为国家造成动乱的领导人有一个特点,只是注重扩大势力范围,而不重视施行仁义,只是致力于追求高位、权力,而不注重修养道德。这种做法就是舍弃国家所能生存的条件而造成灭亡的因素。

所以,“务于广地,而不务于仁义;务于高位,而不务于道德”,这就是美国衰败的根本原因德币。《弟子规》上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势”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权势,也包括经济上的优势、军事上的威势等。

《群书治要·淮南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赵襄子指挥军队攻打敌国,大获全胜德币。但是在吃饭的时候却面露愁容。他身边的人大惑不解,就问:“一天就攻下了两座城池,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但是为什么大王您却面带忧色?”

赵襄子说:“江河发大水,不过三天就会退去,飓风暴雨在一天之中也不过是一会儿的事德币。如今我们赵家的德行积累得不够深厚,又一天攻下了两座城池,恐怕衰亡会接踵而至啊。”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怎么评价呢?他说:“赵家要昌盛了呀!”为什么要昌盛?因为赵襄子能够居安思危,认识到积累道德比扩大地盘更根本的问题,所以能够使国家昌盛德币。如果他获得了小小的胜利和成就,便沾沾自喜、骄傲自满,那就很容易失败。打胜仗并不难,难的是能够保持胜利的结果。所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

在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楚、吴、越这四个国家都曾经是战胜敌国的强国,但最后又都衰亡了,原因在哪里?因为他们不知道,唯有有道德的君主才能够保持住胜利的成果德币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王天下”,而不是“霸天下”德币。“王天下”就是《大学》中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修好了,德行涵养得深厚了,才能承载大的基业。

所以,中国国家领导人能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命题和理念,也是因为有中华文化的底蕴德币。君主能够率先垂范,以修身为本,百姓也跟着来修身,结果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太平。当其他国家使臣来访的时候,看到人与人之间相处得非常和睦,自然生起效法之心,主动向中国学习礼乐文化,这就是为天下人做好的榜样,这就叫“ 内圣外王”、“ 王天下”。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