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名医宋濂舫

Connor 币安binance 2022-09-19 212 0

追忆名医宋濂舫

追忆名医宋濂舫

宋濂舫生前生活照

提到泰州市人民医院的宋濂舫,老泰州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币舫。那时常听泰州人说,有病找到宋主任看,是福气;宋大夫看过的,治不了的,就不要再治了。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在泰州,皮研所是国家研究单位,特殊时期从北京搬迁到泰州,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医学专家,高学历,高层次币舫。他们到泰州后不久,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家属生病,都请宋医生看。“文革”后期落实干部政策,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盛天任,从下放地农村被安排到泰州,任皮研所革委会主任,后又调回省卫生厅主持工作。1981年,职称评定启动,泰州根据程序,按部就班给宋主任申报副主任医师。材料送到省卫生厅,盛厅长见了感到诧异,“怎么宋濂舫才申报副主任医师?我还以为他早就是主任医师了。”立即指示省厅负责职称工作的部门,研究破格晋升。宋主任是江苏从主治医师晋升为主任医师的第一人。

一辈子无红包医生

追忆名医宋濂舫

展开全文

当时,我在皮研所工作币舫。1983年,皮研所迁往南京,我留在了泰州,1998年调到宋主任工作的医院主抓医德医风建设,因此,我对宋主任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到医院工作时,他已78岁高龄,作为返聘专家,仍天天穿着白大褂在专家门诊,直到2006年,因患肺癌,他才脱下白大褂。幸运的是,治疗及时,手术成功,康复很好。

2007年,泰州市纪委在全市组织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泰州市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币舫。院党委认真研究,为弘扬正气,医院应树立标杆,这个标杆一定要是全市老百姓认可的,院内职工敬佩的,没有一点杂音的;要让医院职工,尤其年轻医务人员,切身体会到榜样就在身边。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宋主任。宋主任从事临床工作60多年,一辈子视医院为家,视病人如亲人。一生接诊患者无数,一辈子病人至上,从不收一分钱红包,从不拿一分钱回扣,从不让病人多花一分钱,是响当当的“一辈子无红包医生”。他62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省医德之星、省医德标兵,还获得省“医师终身成就奖”、医院终身教授等殊荣,曾当选江苏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他是卫生系统的楷模,优秀医务人员的代表,我市医学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大家认为,最好请宋主任“出山”,到医院门诊坐诊。可是宋主任已86岁高龄,1年前刚做过手术,宋主任愿意吗?大家的目光集中到我身上,让我去老爷子家探听一下。

登门请宋主任“出山”

宋主任身体康健

义不容辞

追忆名医宋濂舫

我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币舫。我自己也认为,我去是比较合适的。首先,行风工作是我分管的工作。其次,离退休工作是我分管,平日里我经常到他家拜望。老爷子德高望重,每年重大节日,市委、市政府和卫生局领导都会到他家登门慰问,都是我做准备工作,到场迎接。可以说我是他家的常客,对他的情况较为了解。宋主任术后恢复很好,虽然高龄,但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眼不花,耳不背,手不抖,70来岁的人也比不了他。第三,他以前是我的老师,教过我们的课,我在他管辖的大内科实习过。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宋主任一直对病人、对临床工作依依不舍,对医学执着追求。他家客厅的书橱里,排满了一本本厚重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书籍,书橱的一侧,整齐地码放着足有一尺高的读书笔记。我每次到他家,都看到他还在孜孜不倦地看书。他常对我说,医学技术发展变化很快,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不学习就是睁眼瞎。我去请他“出山”,他一定会同意的。

我骑着自行车到了鸿发小区他家门口,按响了门铃币舫。一开门,见了是我,老爷子非常高兴。我开门见山,谈了登门拜访的目的。他二话没说,表示同意。他说:“不能说树典型,我只是个给人看病的普通医生。我大学毕业后就在医院,退休了,还是医院人,医院就是我的家。只要你们觉得我对医院还有点作用,要我干什么都行,明天我就可以去上班。”

考虑到老爷子年事已高,路上车子多,尤其刮风下雨,出行安全是个问题币舫。那时医院车少,驾驶员出差多,我提出,正常情况下,我让医院派车接送他上下班。如果医院的车不在泰州,我帮助联系出租车。他一口回绝,说:“我是医生,哪有医生上班用专车的?鸿发小区距医院不远,我自己走着去。如果我连这点路都走不了,我还能给人看病吗?如果我上班成了摆设,就没有必要去了。我身体好着呢,你们放心,没有问题。我真的走不动了,提前告诉你们,到时,你们就不要安排我上班了。”

不拒绝任何一位病人

精诚济世妙手回春一生救人无数

厚德博学医界楷模万民众口皆碑

回到医院,我协调门诊部安排宋主任的就诊工作,特别关照挂号室,不能让老爷子太累,要给他限号币舫。但他上班后,我发现他诊室门前总是挤满了病人。医院门诊上午11:30下班,经常12:30左右,他还在诊室里看病。我以为挂号室没有执行我的意见,还批评了工作人员。谁知,工作人员委屈地告诉我,宋主任的号11:00前就停了,很多人挂不到号,直接到他诊室去了。那时挂号没有进入管理系统,只要医生愿意,不挂号照样可以看病开处方。我劝宋主任,没有挂号的,让他们挂其他医生的号。他说,人家老远冲着我来的,我怎么能不看呢?

2015年8月30日,宋主任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币舫。告别大厅两侧有副挽联是对他真切的评价:“精诚济世妙手回春一生救人无数 厚德博学医界楷模万民众口皆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泰州微视听”视频号

作者 | 季拜华

朗诵| 兰旭

来源| 泰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在看+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