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赚钱生活:文学界里的理财大师,每年纯收入就达十万银元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样也是一位理财大师,毕竟梁启超要维持一个三十个人口的大家庭,还得供应子女前往国外留学,没有的丰厚家底是不够生活的,但梁启超可不是一个靠笔杆子赚钱的人,而且很会投资,可以说是文学界里最会理财的理财大师。
梁启超写作中
技术入股新民丛报社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和康有为遭到清政府的通缉,纷纷流亡海外,生活一度很艰苦,后来夫人李蕙仙也来到日本,随着人口的增加,开支也多了起来,本来没钱的梁启超更是雪上加霜,不富裕的日子里吃的都是米饭和咸萝卜,实在不行就是清水煮白菜蘸酱油,日子过得无比凄惨理财大师。
青年梁启超
除了吃的比较惨淡之外,住的方面也是非常简陋,加上家眷的到来,在日本的住房十分的拥挤,好在日本一位华侨对其进行支援,将神户郊外须磨海滨的“怡和山庄”别墅借与梁启超居住,才让梁启超住的地方稍微好一点理财大师。
展开全文
但还是没钱,好在康有为比较有头脑,靠杜撰所谓的光绪“密诏”,成立保皇会,忽悠海外人士给他投资准备营救被囚禁的光绪帝,靠着这些钱财,康有为开始进行投资,其中在上海创办了广智书局和新民丛报社理财大师。
梁启超和康有为
相对于别人用钱投资,梁启超就简单多了,自己最擅长写文章,以提供文稿作为技术入股,占了报社三分之一的股份,可以说《新民丛报》初创的时候,主要文章几乎都是来自于梁启超之手,而《新民丛报》在晚清年轻人心里占有极高的地位,年轻时期的毛主席就非常喜欢《新民丛报》理财大师。
《新民丛报》
由于报纸的畅销,报社也赚了一大笔钱,作为股东的梁启超自然也获利颇丰,从1902年-1903年,梁启超共分的报社红利上万银元理财大师。
到了民国建立后,梁启超还在天津创办了半月刊《庸言》,第一期就卖了一万多份,还有不少续订的,这对于梁启超来说是一笔不错的收入,只要每一期能卖两万份,梁启超一年就可以赚五六万银元理财大师。
梁启超创办的《庸言》半月刊
有了钱的梁启超不仅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还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也因此梁启超在天津建立了由两座现代化的三层小洋楼组成,这就是饮冰室,也是他晚年居住的地方理财大师。
梁启超和儿子梁思忠在北戴河
版税与投资
除了写文章之外,民国之初梁启超一度担任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和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但时间都不长,但月收入也不少,差不多有三千银元,其次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担任导师,每个月也有四五百银元,但这些工资在他的收入里都是小意思,因为他还有版税理财大师。
民国初年,文人都是靠版税生活,其中版税最高的莫过于商务印书馆,当时很多文化界名人比如林纾、蔡元培、梁启超都和商务印书馆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理财大师。
在当时梁启超的版税是千字20银元,要知道鲁迅和胡适在当时也算文豪,但千字只有6银元,梁启超的稿费可以说非常高了,而且提出自己所著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版税照旧为40%,每个月大概可以有5000银元的版税收入理财大师。
梁启超西装照
同时梁启超还具有投资头脑,不仅是天津中原公司的股东,还投资其他企业,还购买公债,以及投资房地产,和儿女写信的时候也建议儿女们购买一些长期的公债,尤其是七年长期公债,毕竟一分八厘以上的利息可大有赚头理财大师。
大女儿梁思顺和女婿周希哲一度担任民国的加拿大领事,梁启超多次将银元兑换成美金汇给女儿,让女婿购买一些美国的理财产品,收益颇丰,而这些钱的收入居然可以维持梁家人在天津的生活用度,一度在信中计算这些收益传递给孩子们,将自己的投资理念灌输给他们理财大师。
维持大家庭的开销
有了钱,梁启超自然可以维持一家三十多人的开销了,而且梁启超也是教育能手,几个子女全部成才,这在历史上极为少见,当然梁启超也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理财大师。
梁启超和家人
儿子儿媳妇出国留学自然是满口答应,梁思永要自费考古实习他也支持,梁思成要旅游结婚二话不说直接汇钱过去,梁思忠去法国深造更是一点问题没有,梁启超说只管去,经费不用担心理财大师。
儿女都成才
当然梁启超平时作风都很简朴,除了写文章,梁启超平常最喜欢的就是打麻将,但打麻将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他觉得麻将可以启发他的思维,让他妙语连珠,当然据说梁启超手气并不是很好理财大师。
其次就是通电全国,这玩意是一个烧钱的行当,要知道清末民初发电报那是相当烧钱,一次通电全国就得花掉上千银元,而梁启超对于这种事每年都要来上几次,好在家底丰厚,完全足够理财大师。
可以说梁启超虽然收入高,但钱财来的都是非常干净,因此他不太喜欢章太炎晚年对于权贵的态度,给钱就写字,更别提他的老师康有为了,康有为打着光绪的旗号捞了不少钱,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理财大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