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巧珍 学巧珍 做巧珍 | 南大街街道、荷花池街道
编者按: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引导全区上下以“全国最美基层干部”“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基层老书记许巧珍为标杆,向榜样看齐、向标杆学习,钟楼区委组织部推出“思巧珍 学巧珍 做巧珍”主题实践活动专栏,展播特色做法、分享心得体会,以此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勠力争先,为钟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智慧和力量巧币。
南大街街道
自开展“思巧珍 学巧珍 做巧珍”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南大街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紧密结合实际,精心安排部署,以实际行动争当迅速贯彻者、率先学习者、模范践行者巧币。
浓厚宣传氛围,学习精神内核巧币。街道党工委根据许巧珍工作场景和品质内涵,设计5款公益海报并在辖区路面广告牌、小区公示栏、施工围挡等地展览,进一步传播“ 7+工作法”内涵和理念。根据《许巧珍的一天》《许巧珍系列故事集》等素材,立足当下社区工作重点,更新拍摄学习许巧珍故事片,让广大党员干部“沉浸式”体验,学习许巧珍待人接物方式方法,展示新时期社工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挖掘典型事例,增强榜样效应巧币。开展寻找“许巧珍式”好社工活动,从各社区推选符合许巧珍优秀品质、深入践行“7+工作法”的好社工,收集推荐表23份并对其中部分社工重点考察锻炼。征集运用“7+工作法”典型案例,注重从基层一线挖掘先进人物,共征集贴近民生、服务百姓典型案例60余篇。深入开展走访调查,排定160名机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参与走访工作,办好民生实事,收集涉及居住环境等问题203个,其中已解决问题187个,榜样作用进一步凸显。
扩充学习阵地,加强载体建设巧币。街道将学习传承许巧珍“7+工作法”作为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5月底启动双桂学堂,“第一讲”即为社区书记专题交流如何学习运用“7+工作法”解决社区治理实际问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开局。同时选址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中新弄,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打造“城市党建共享空间”,进一步将传承许巧珍品质融入城市党建大格局,将“7+工作法”党建品牌的覆盖范围从社区治理推向城市治理更广泛的领域。
展开全文
荷花池街道
自“思巧珍 学巧珍 做巧珍”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荷花池街道党工委积极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许巧珍看齐、向许巧珍学习,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思巧珍、学巧珍、做巧珍,让“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在人文荷花池蔚然成风巧币。
深学笃行,做巧珍品质的“红种子”巧币。街道党工委将学习许巧珍融入党员日常教育,把向许巧珍学习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相结合,立足街道机关党员岗位特点,设置“学巧珍”专题小组,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宣讲,为干部种下深学笃行的红色种子,让巧珍品质扎根荷花生根发芽。截至目前,街道各级党组织开展“思巧珍 学巧珍 做巧珍”主题实践活动18场次,覆盖党员干部215人次。
担当作为,做解决难题的“金钥匙”巧币。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数量多、留守老人多、困难老人多的实际难题,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同心圆”,积极推动幸福天年老年公寓党支部和荷花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结对共建,为辖区范围内老年人提供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心理精神支持等贴心服务,广泛发动党组织和党员力量,组织党员志愿者与独居老人结对,到独家老人家中排查隐患,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感,让学巧珍融入工作日常。
暖心服务,做密切群众的“连心桥”巧币。打造好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一助一”党员义工集市,集结热心党员组建涵盖政务服务、法律咨询、文体活动、健康义诊等七支党群“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家门口的修理铺”等便民为民服务活动,通过党员帮群众,增进鱼水情,架起连心桥。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开展党员义工集市8次,服务居民群众1090人次。
疫情防控专项培训操作指南
进入“钟楼先锋”“学习中心——专项培训”即可学习巧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