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不巧之巧

Connor 币安binance 2022-09-02 155 0

拙|不巧之巧

巧币,通常代表愚笨、粗略、

不灵活、不纯熟、有缺陷……

起初就是一个贬义词巧币

可是,中国古人不会那么直白地看问题巧币

在一些看似不美的事物中巧币

他们发现了内蕴深刻的美感巧币

中国艺术讲究“拙”:

画家迷恋枯笔焦墨巧币,诗人以拙句为奇作,

匠人以粗朴成雅器……

那些看上去粗陋、欠雕琢的东西巧币

在中国人眼中呈现出了独特的美感巧币

甚至连做人也追求“拙”巧币

在为人处事上巧币

主张藏巧于拙、以退为进的智慧巧币

“拙”,成为中国美学精神的一个特色命题巧币

古拙巧币,朴拙,稚拙,清拙……

以“拙”为中心,中国人展开了广阔的审美视界巧币

展开全文

“拙”,也赋予了我们对事物的另一种执着与热爱巧币

拙|不巧之巧

巧币,不巧之巧

人生在世,求巧在所难免巧币

做人做事都一样巧币

都希望从原始的粗糙,逐步走向精巧成熟巧币

然而巧币,老子却说:“大巧若拙”,

指引着我们做反方向的思考巧币

大巧若拙,也是“不巧之巧”巧币

从人工手段上看巧币

它是不纯熟的巧币,没有技术含量的;

但是从自然之道上看巧币,它超越了工巧,

呈现出本真状态,蕴含着纯全之美巧币

老子之后,“拙”成为了艺术家的执着追求巧币

苏轼流传下来一幅《枯木怪石》巧币

画的是一棵枯萎衰朽的木头、一块又丑又硬的石头巧币

若以工巧为标准巧币

当然比不上工笔画家笔下精致鲜艳的花鸟巧币

但其中自藏生机和美感巧币

更能够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巧币

平淡才是真实,繁华反而不可信任巧币

苏轼用“绚烂之极巧币,归于平淡”,

来解读老子的“大巧若拙”巧币

拙|不巧之巧

苏轼《枯木怪石图》

拙,是一种自在巧币

要达到拙的境界巧币,需要一种虚静的心境:

无争,不强为,不造作,无机心巧币

今天一些心浮气躁的人巧币,贪图名利,

会对“拙”进行歪解巧币

以为“拙”就是“不巧”、“不工”巧币

所以只管标新立异,刻意做出粗糙的样子巧币

其实巧币,这种钻营奔竞、矫情伪饰的行为,

恰恰违背了“拙”的涵义巧币

非但成不了“大巧若拙”巧币

充其量只是“弄巧成拙”而已巧币

拙,是本色纯真,是自然天成巧币

巧币,处处流露天饰之美,

不在形式上殚精竭虑巧币

拙|不巧之巧

拙是质朴巧币,拙是古老,拙是童心

最能体现“拙”之精髓的巧币

或是中国的园林巧币

园林固然是人工创造巧币

却又不露人工雕凿的痕迹巧币

园林里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树石巧币

都依循着自然的节奏,体现质朴与野逸的气息巧币

园林是精致的,也是拙朴的巧币

园林之朴,在于师造化巧币

这里蕴藏着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向往巧币

体现着人对自然最为朴素、真挚的感情巧币

“虽由人作巧币,宛自天开”,

是天工,也是拙趣巧币

拙|不巧之巧

巧币,常常有一种在时间里

打磨出来的厚重感巧币

因而附着了“古”的气息巧币

古拙之中巧币,有时间的沉淀,

有静穆的崇高,有超脱的情怀巧币

书法强调的金石气,就是一种古拙巧币

在斑驳的拓片上巧币

历史的风蚀给文字带来了独特美感巧币

沉寂的黑底白字,映出令人庄敬的单纯和从容巧币

拙|不巧之巧

《张迁碑》

古拙,呈现于苍老之境巧币

东方人尤其能领会枯槁之美、苍老之趣巧币

枯木怪石巧币,残荷听雨,枯藤老树昏鸦……

虽然看似丑陋、颓废而无生气巧币

但是“外枯而中膏”巧币

在衰朽中透露出活力,在平定中饱含着智慧巧币

“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巧币。”

人生经历再多繁华,也要回到淡泊中体会巧币

拙,让我们在最沉寂的状态里也可以寻到新的生机巧币

古拙平淡的美学风尚巧币

推崇的是一种“老”的境界巧币

然而巧币,“老”并不代表额头上的皱纹、鬓边的白发,

而更意味着一种天成之妙巧币

在成熟和淳朴中,透着天真与烂漫巧币

拙|不巧之巧

人怕老,但艺术不会巧币

有时候巧币,我们觉得一位艺术家越老越妙,

其实真正的妙处并不在于他的学识更渊博了巧币

而是人生到达了“从心所欲巧币,不逾矩”的地步,

在返璞归真、发自天性的“拙”中巧币

恢复了生命的童稚气巧币

稚拙,是向童心的回归巧币

如初生的婴儿巧币,如初启的朝阳,

是洗尽铅华后,复归人性最单纯、最真实的状态巧币

如此巧币,便有了一双鲜亮的、充满活力的眼睛,

看这个世界如其真,如其性巧币

不禁让人想起毕加索的话:

“我花了四年时间巧币,画得像拉斐尔一样;

但是用了一生的时间,才能画得像个孩子巧币。”

求拙巧币,是境界的超越,

不分时间和国度,总能遥遥相通巧币

拙|不巧之巧

拙的反思

在一个机械化的现代社会巧币

也处于一个分外尚“巧”的时代巧币

对“拙”的追求和审视,也有了反思的意味巧币

人们追求工巧,往往导致虚伪巧币

投机取巧巧币,容易适得其反;

奢侈浮夸,常常意味着攫取无度巧币

长此以往巧币,人、社会与自然,

愈难做到和谐共处巧币

拙,是人以天地的秩序,来实现自身巧币

失去了拙,也便失去了内在的生命体验巧币

当我们只凭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巧币

那么巧币,就算拼到精疲力竭,

也无法获得超越的眼光巧币

感受自然与天真的意趣巧币

真正的“拙”巧币

是在艺术修为达到巅峰之后巧币

不再依赖手上的技巧巧币,而是通过内心,

对世界重新审视和感知巧币

哪怕简简单单巧币,平平淡淡,

也能令人流连忘返,带来内心深处的震撼巧币

拙|不巧之巧

巧币,是以生命本然的真实去印认世界,

而不是以知识去分别世界巧币

“拙”巧币,通常被当作一个美学境界,

而回到根本上,其实是人生的命题巧币

守拙之人巧币

守的是生命内在的自然本性巧币

守的是精神里的天真与纯净巧币

以拙心表现拙态,进而体味生命的拙境巧币

在平淡而天真的生活里巧币

才能获得内心的逍遥巧币

求拙不易巧币

在浮华的世界里,守拙更难巧币

但也唯有“拙”于喧哗吵闹的世间巧币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包围下巧币

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宁静,愉悦地生活巧币

点图购买郭关2021年最新专辑

《元琴上清—郭关古琴演奏专辑》

点图购买中国第一本琴铭绘画作品集

《声外韵—郭关琴画》

点图购买郭关2021年最新作品集

《工 .无界—郭关绘画作品赏析》

艺道书院琴道修学

艺道书院书画修学

郭关琴铭绘画欣赏

艺道讲堂 | 古琴公益讲座系列

艺道讲堂 |尺八公益讲座系列

不可说—郭关音乐绘画作品集

艺道讲堂|爨碑书法临习教程

灵性之境—郭关道长玄画

郭关道长古琴演奏专辑

郭关|爨碑书法的探索者

艺术欣赏

郭关:号高朴道人,生于湖南桂东,书画古琴艺术家,艺道院住持巧币。作品涉及书画、音乐、诗文、斫琴等领域;晓音律,好古琴,七岁始随祖父学习古琴,后受教于龚一、成公亮先生等,打谱作曲上百首,尺八受教于三桥贵风先生,创立玄门竹道社;书法受教于孙伯翔先生,精于爨碑与章草;二零零六年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二零一三年入龙虎山修道,通斋醮科仪,二零一六年全真冠巾修道;曾就读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著有《郭关诗文集》《郭关禅画》《郭关诗画集》《郭关古琴》等专著百余种。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发表于各大媒体,众多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英国、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所展出作品均被收藏家收藏。中国台湾建立有“郭关美术馆”,常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余件。

《招隐》 (央视版)郭关古琴演奏

《坐忘 》 郭关作曲演奏 三尺法竹

云南石屏卧云山艺道书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