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果、巧饭、巧饼、巧酥,七夕能吃的才不止狗粮!

Connor 币安app官方下载 2022-09-02 149 0

明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也被当做中国传统的情(虐)人(狗)节巧币。中国人过节,最离不开的是吃,无论是庄严的祭祀大典还是民间的欢庆节日,总有花样繁多的食物。七夕除了塞狗粮,大家都会吃点啥?

01

古 人 在 七 夕 吃 点 啥 巧币?/ 各地风俗不一 /

七夕又叫做乞巧节,传说为了纪念牛郎和织女一年一次的相逢巧币。织女是天女,主司瓜果、丝帛和珍宝。乞巧节的食俗主要是摆设“巧果筵”,包括花糕、花点、花瓜、花果。还要盛陈美酒、菜肴于庭中,这些用来祭祀织女,礼毕就可以自己吃和送人。新鲜水果都是当季时新的,干果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和瓜子。巧果、巧饭、巧饼、巧酥<strong></p>
<p>巧币</strong>,七夕能吃的才不止狗粮!

明人仿仇英《汉宫乞巧图》

吃巧果

在《东京梦华录》里,称为“笑靥儿(两人相会笑靥如花)”、“果食花样”,图案则有捺香和方胜等巧币。宋朝街市出售的七夕巧果,先把白糖放入锅中化为糖浆,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于案上擀薄,晾凉后再用刀切成长方块,最后折成梭形巧果胚,入油炸成金黄即可。浙江一带的巧果则是用面粉制成各式小物,用油炸熟。晚宴时在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和红菱等。巧果、巧饭、巧饼、巧酥<strong></p>
<p>巧币</strong>,七夕能吃的才不止狗粮!

巧果 | 图虫创意

雕花瓜

巧食、巧巧饭、巧饼

山东鄄城、曹县一带则吃巧巧饭、包饺子巧币。河南新乡一带的姑娘也会包饺子、烙饼、摆面条汤和新鲜瓜果,数目都是七,来祈求织女送巧。巧果、巧饭、巧饼、巧酥<strong></p>
<p>巧币</strong>,七夕能吃的才不止狗粮!

北方节日杠把子食物巧币,饺子!| wikipedia/Bioniclepluslotr

展开全文

山东胶东一带,姑娘们制作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样的饼馍食品,称作巧饼巧币。福建邵武地区,七夕节也做面饼,亦称为巧饼。巧果、巧饭、巧饼、巧酥<strong></p>
<p>巧币</strong>,七夕能吃的才不止狗粮!

巧饼 | xici.net

巧人、巧酥

汤饼

油饭

杀鸡

咬巧

七夕原本是未婚女性的节日 / 咋就变成情人节了呢巧币?/

七夕节的庆典,原本不是用来虐狗的,而是未婚单身姑娘的盛大节日,七夕的雏形跟朝朝暮暮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反而有一本正经的文化基因巧币

七夕叫做乞巧节、女儿节,乞巧的习俗最早始于西汉宫廷,宫女们用彩线穿针乞巧,宫女是不提倡自由恋爱的,所以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求女子巧慧,是未婚姑娘的专属节日巧币

而到了东汉,《风俗演义》出现了“织女七夕当渡河”的记载,而七夕后,喜鹊都无缘无故秃顶没毛了,都是因为搭桥搭的!在《古诗十九首》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巧币。”文人一多情就喜欢胡说八道有感而发,于是两颗星星喜结连理,牛郎和织女从此在七夕夜搭鹊桥跨天河来相会。巧果、巧饭、巧饼、巧酥<strong></p>
<p>巧币</strong>,七夕能吃的才不止狗粮!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经过民间的衍化和传承,到了晋代,七夕的风俗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基本定型,在《荆楚岁时记》中被完整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巧币。”要穿七孔针摆瓜果乞巧。唐代在宫廷中专设乞巧楼,陈设瓜果酒炙,举行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七夕节日被著于政令,成为朝廷和后宫的例行公事,民间也纷纷效仿。巧果、巧饭、巧饼、巧酥<strong></p>
<p>巧币</strong>,七夕能吃的才不止狗粮!

桐荫乞巧

在历代的演变中巧币,从古人的乞巧求福,到现代的情人节,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一天一夜都讲不完,本文只讲了一小部分的食俗,毕竟在吃货的眼中,甭管过什么节都是要吃的,所以你明天是吃饺子、巧果还是狗粮?巧果、巧饭、巧饼、巧酥<strong></p>
<p>巧币</strong>,七夕能吃的才不止狗粮!

参考资料:

[1] 《人间有味是清欢》巧币,李代广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 《传承与跨越——中日当代社会文化研究》巧币,侯越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3] 《中国传统节日与地域特色》巧币,梁林山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

[4] 《厦门饮食》巧币,石文年,鹭江出版社,1998

[5] 《南方传统节日和楚文化》巧币,巫瑞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