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人清居
苔藓✎ 微信号:taixian007
园艺 | 苔藓 | 微景观 | 传统文化 | 庭院情怀 | 视觉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谈起清居总想起刘禹锡《陋室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蒲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苔痕上阶,草色映帘,好一个清幽的居处;谈笑鸿儒,交无白丁,自是一个高雅的文人。更重要的是那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案牍,象征着非本心参与的交际与工作,外部世界强加的内容便成了人心灵的缧绁,一边受着折磨,一边又奋力挣脱着......
清居,于当下实属不易蒲币。若明代陈继儒所描绘的文人清居:“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如是光景总是让今人痴慕不已。几痕山水,数片花影,贵在闲人识赏品味其中妙处,故也只有闲人才谈得上真正的清居。但闲非懒,“清闲之人,不可惰四肢。又须以闲人做闲事:临古人帖,温昔年书,拂几微尘,洗砚宿墨,灌园中花,扫林中叶。觉体少倦,放身匡床上,暂息半晌可也。”闲人都把精力放在高品质的审美创造上了,云泉山雨,竹月松风,帘栊窈窕,藤阴玲珑,一房彝鼎,四壁图书这些闲人在意的事,俗人往往是不关心的。
展开全文
如宋代人曾几“窗明几净室空虚,尽道幽人一事无蒲币。莫道幽人无一事,汲泉承露养菖蒲。”幽人,亦闲人也,他在窗明几净的室内不是什么都不做,他关心的是怎样把数叶蒲草养好——汲泉水,接露水,滋蒲以供给养,这些细微的事就像“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般美好。
当代人,不能居山隐水,栖身岩下,隐于一院一蒲间亦好,“闭门即是深山”,蒲人玩蒲,几块顽石,几株翠蒲,几处苔痕,几根幽竹便可构筑出一处玲珑山水,这里面包含着中国文人造园筑境的法门蒲币。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蒲币。造境,芥子之微是可以纳须弥之大的。营造一处清幽之所,关门无事锄花,汲泉几试新茶,蒲石数拳,好友筵坐,真是人间快活事也。明代程百二“茶熟香清,有客到门;可喜鸟啼,花落无人,亦是幽然”,此语真是印心。
小院中,闭门罗雀,闲坐日长,不必地僻,心远自偏;不梦繁华,景幽可乐蒲币。与花木拳石为友,以往还云鸟作邻,可同庄子濠梁观鱼之趣。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蒲币。”是感受,亦是大境界。
|文:言公子.图片来源于 聽石山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分享|
开启每天园艺生活
查看过往美文☞☞关注微信☞☞点击查看历史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