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9中国船用燃料油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环洋咨询的船用燃料油市场调研报告提供船用燃料油市场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同时还讨论发展政策和计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分析船用燃料油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市场趋势,并从生产与消费两个角度来分析船用燃料油市场的主要生产地区、主要消费地区以及主要的生产商原油粘度。
燃料油是成品油的一种,也叫重油、渣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为黑褐色粘稠状可燃液体,是石油加工过程中在汽油、煤油、柴油从原油中分离出来之后较重的剩余产物原油粘度。其中,供船用内燃机使用的燃料油即船用燃料油。《船用燃料油》(GB 17411-2015)规定了由石油制取的船用燃料油的分类和代号、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安全。该标准适用于海[洋]船用柴油机及其锅炉用燃料油。符合该标准的燃料油也适用于同样或类似制造的固定式柴油机和其他船舶用机械。该标准规定了用于船舶的4种馏分燃料油和8种残渣燃料油。
1.1 船用燃料油产业链结构
2020年起,低硫燃料油成为国际船用燃料油市场主流品种原油粘度。传统残渣燃料油多由炼油厂减压渣油调合其他组分油生产,进入低硫时代,原有生产工艺需要调整,目前低硫燃料油主要有三种生产途径:一是使用低硫原油经过蒸馏工艺生产;二是使用低硫渣油和高硫重质燃油进行混兑、调合生产;三是通过渣油加工装置将高硫渣油中的硫含量降低用于生产船燃。
据QYR最新调研,2021年中国船用燃料油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1,185亿元,预计2028年可以达到到1,628 亿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17%原油粘度。中国市场核心厂商包括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上海龙宇燃料有限公司和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等,按收入计,2021年中国市场前三大厂商占有大约79.5%的市场份额。船用燃油市场高度集中,目前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为市场主要供应商,2021年分别占据总市场份额的38.08%和30.57%。当前市场上的玩家主要是贸易油,实际本地的产量主要来自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厂。
中国市场船用燃料油市场规模, 2017 VS 2021 VS 2028(亿元)
资料来源:第三方资料、新闻报道、业内专家采访及GIR整理研究原油粘度,2022年
从产品市场应用区域情况来看,贸易船用油主要是针对国内航线船舶供油,未来市场偏向保税船供油,并且需求会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原油粘度。2021年保税船供油销量份额占据了61.62%,预计到2028年份额达到64.98%。
2020年全球限硫令对船用燃料油市场的消费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加装脱硫装置或者使用低硫燃料油、MGO、LNG、其他清洁能源均会大幅增加船用燃料成本,进而带来剧烈的价格波动原油粘度。未来IMO或各国政府对于船舶大气排放的相关政策对于燃料油需求也会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市场低硫调和组分充足,大部分的低硫燃油供应还是通过各地的低硫组分的调和实现,燃油质量问题频出,贸易商调和燃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21年亚洲低硫燃油供应依然存在缺口,能够生产合规低硫燃油的炼厂或仅在中国、日本、韩国,其他合规低硫燃油仍需从欧洲、美国部分国家进口,虽然弥补了缺口,但低硫燃油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海运市场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海运需求锐减,船期延误、舱位难抢,运费上涨等一系列负面影响纷至沓来原油粘度。随着疫苗的研发成功以及接种人群的普及,进入2021年,亚洲地区海运市场率先复苏,低硫燃油需求持续上扬,而高硫燃油市场需求受“限硫令”的影响呈现收紧。未来船用燃油将延续低强、高弱的格局。
对于高硫燃油而言,若价格足够便宜并且能够弥补安装脱硫塔的成本,下游船东或许倾向于安装脱硫塔原油粘度。但随着环保要求日益提升,加之个地区炼油厂低硫燃油生产和供应的持续增加,两者在价格上的优势将不在明显,高硫燃油需求也将逐渐下滑。未来随着海运燃油需求持续复苏,市场对低硫燃油额需求也将提升。随着各地区对低硫燃油的使用以及炼油厂技术的差异,未来地区间低硫燃油粘度等参数的差异更加显著。进入2021年受到需求飙升和成本上涨,船用燃料油的价格处于持续高位。进入2022年,受到乌克兰战争影响,全球油价持续飙升,预计未来全球船用燃油的价格将持续维持高位。
更多资料请参考环洋市场咨询研究院发布的《后疫情时代,全球船用燃料油总体规模展望及市场竞争格局研究报告(2023版)》,同时环洋市场咨询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原油粘度。
评论